具体分析,有以下三种情况是符合招标救济这一理念的,可以采取招标救济措施:
1.招标人代表参与评标并发现招标人的利益可能受损。
一般来说,招标人代表在评标过程中假如发现投标人之间有串标行为的发生,且串标格局十分明显,并预见到招标方会蒙受损失的情况下,应要求其他评委加大投标文件的审查力度。假若真的有效标不足三家,那么只能作流标处理了。对于挂靠围标之嫌的投标文件,应该大力审查,发现有大量雷同的内容时,可作废标处理。
此外,也有一种可能,招标文件本身有很大的瑕疵,这种情形下,可以放弃此次招标,不过,得补偿或赔偿投标人的经济损失。
2.招标人未派代表参与评标或所派代表并未当场发现问题。
有的招标项目不允许招标人代表参与评审,以及一些参与评审的到了最后发现评审结果会造成损失的,应尽可能在发出中标通知书之前对评审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办法从一般性审查、技术性审查和真实性审查三方面着手。一般性审查指的是分析评审委员是不是认真负责,尽职守法,分析招标人代表是不是站在公正的一边,无收受贿赂行为,分析投标人之间是不是无串标、挂靠围标的行为;技术性审查指的是一次评标无事发生,再次严格评标,发现被判合格的投标文件其实是不合格的,应判为废标;真实性审查指的是评审人员应该对投标人提交上来的材料进行真实性核查,而不是简单地对材料本身进行评审。
3. 违约评估。有的招标方会遇到难题,以上方法都不凑效,那么就只能作最坏的打算,拒绝招标结果或不签订合同,当然,在拒绝之前先查清楚会承担何种法律责任,评估即将遭受的损失,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各种突发情况也是有的,所以招标方要尽可能规避掉可预见的损失,不要等到无法挽回了才追悔莫及地找方法,预防比任何治疗都有效。